《貴州都市報》記者董青在采訪志愿者時受到“冷遇”。
采訪對象是貴陽市觀山湖區袁老師青少年心理護航工作站的志愿者齊娜。董青數次撥打電話,不是無人接聽,就是被匆忙掛斷,一直等到晚上,才終于說上幾句話。
齊娜服務的領域是青少年心理輔導,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從事公益報道多年的董青,原本“只是完成推薦任務”,沒想卻被志愿者感動,內心生出一絲波瀾,心甘情愿地“追著采訪”。
今年3月5日,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日,中國青年報社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平臺以及30多家省級媒體,共同發起“尋找正能量志愿者”活動。兩個月時間,大家一起集結力量,發現讓人感動的瞬間,尋找振奮人心的故事,書寫新時代的志愿精神。
吉林交通廣播《好人幫》記者宮鶴說,吉林省征集到的200多位志愿者,包括大學生、研究生、志愿者組織的負責人以及各行各業的普通工作者。這些平凡人的故事,通過音頻、短視頻、活動照片等諸多形式在公眾平臺進行展示后,撥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內蒙古晨報》記者張冰潔最難忘的,是志愿者翁兆平給她講的一個故事。翁兆平是內蒙古自治區志趣公益聯合會會長,也是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一名職工。
2008年秋天,翁兆平跟隨學校志愿者團隊來到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看望該校的20多名特殊學生。在活動現場,一位小男孩輕聲對他說:“哥哥,抱抱我。”翁兆平緊緊地擁抱了那孩子,然后拿起一袋水果遞給他。小男孩拿起一個大蘋果就跑開了。
他從老師那兒了解到,小男孩智力殘疾,不太愛說話,比較內向。活動中,一直不見小男孩的身影,直到活動快結束時,小男孩滿頭大汗地跑過來,手里拿著剛才的那個蘋果,遞給翁兆平:“哥哥,你吃。”原來,小男孩是給翁兆平洗蘋果去了。
淌著汗水的臉和那句話,烙印在了翁兆平的心里,成為他堅持做公益的最大動力。
“公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人人可為,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時熱血沸騰般的激情,而是一直不懈的努力和常態化的堅守。”這是董青熟識的貴陽“骨灰級志愿者”陳虹發在自己朋友圈的一句話。
1985年,陳虹7歲,放學回家路上,她常常看到一位老人獨自坐在家門口。后來,她得知婆婆獨居,便去婆婆家打掃衛生,陪婆婆聊天。這個發自本心的舉動,開啟了陳虹的志愿者之路。
后來的日子里,她不經意間就參與到各類志愿服務中來,到目前加入的志愿者團隊超過80個,幫助過的人不計其數,很多受助者把陳虹當成了最親的人。
2011年,陳虹被查出患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液病,醫生當場發出了病危通知書。這時,陳虹曾經幫助過的人,自發“排班”去醫院照顧她。從助人者變成受助者,她成為“愛出者愛返”的鮮明寫照。
陳虹說:“公益,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公益事業,是我的生命。”
常年和志愿者一起從事公益活動的《信息時報》公益部總監黃鶯,用下面的話形容她了解的志愿者們:他們認為最幸福的事情,是生命中能有足夠的時間,安靜下來,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他們身上,有一種似乎與生俱來的恬淡和從容,無時不散發著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力量,一種安靜的力量。
黃鶯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輝,猶如冬天里的萬家燈火,每一扇窗戶后面,都有自身的溫暖。”
志愿者群體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同時,對志愿者群體本身的理解、支持和關愛,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體現。
尋找“正能量志愿者”并給以大幅度褒獎,讓更多人感受到來自志愿者群體的感染力,甚至不自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正如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公益開放平臺總監王崇和希望的那樣: “把幕后志愿者推到臺前,讓持續做好事的他們被看見,被尊重,被贊揚。讓愛循環流動,讓善越來越濃,讓人人都成為生活中的志愿者。”
許亞薇 張培昂 來源:中國青年報
(董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