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在助力公益方面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8月28日,第一屆騰訊云公益編程挑戰賽收官。活動評選出了一系列優秀公益作品,有的能為殘障人士提供具備無障礙支持的就業信息渠道,有的能幫助公益組織提升志愿者活動的組織效率,還有的可以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緊急救助,充分展現了云開發技術平臺對公益的價值。
獲獎名單
近年來,隨著微信小程序服務的加速普及,大量公益服務開始以小程序作為入口,而云開發憑借易用、高效、低成本等特點,尤其在微信小程序開發上具備原生優勢,也日益成為連接個人開發者、組織、機構與社會公益的技術橋梁。
為此,騰訊云聯合微信云開發、騰訊技術公益舉辦公益編程挑戰賽,以云開發為技術平臺,以公益為主題,招募開發者參賽。賽題全部源自公益組織的真實需求,分別為殘障人士就業支持平臺、公益志愿者管理平臺以及心理關愛地圖,希望開發者們用技術為公益紓困破局。
比賽吸引了171支隊伍報名,其中77支隊伍通過預選,18支進入決賽。經過層層遴選,9支隊伍進入最終路演,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作品演示。
為了對參賽作品進行全方位評估,決賽評委的構成也相當全面:深圳市關愛辦副主任華榮、北京奇點公益信息技術服務中心秘書長張博、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CDC)總經理&騰訊技術公益平臺負責人陳妍、騰訊云副總裁沙開波,以及微信開發生態產品負責人黃映焜。五位專家組成的評委團從公益、產品、技術和體驗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判。
最終,“我能幫幫‘盲’”隊獲得一等獎,“星興萬物”與“春天不遠了”分獲二三等獎。
獲獎隊伍合影
參與決賽路演的隊伍普遍與公益有不解之緣。獲得一等獎的“我能幫幫‘盲’”,團隊成員中包含了兩位殘障工程師,這讓他們更能以同理心打造符合殘障人士使用的就業支持平臺;獲得三等獎的“春天不遠了”,團隊成員普遍出現過焦慮或抑郁的心理健康問題,成功自救后希望通過技術與心理學結合的方式,為更多人提供幫助。
云開發技術是這次比賽的另一個“隱形主角”:開發過程中,為了提高效率,參賽團隊普遍使用了騰訊云開發、云托管和微搭低代碼產品,這讓他們能夠專注于前端功能邏輯的實現,無需把過多精力放在后端服務器的搭建。
獲得二等獎的“星興萬物”隊長何旭表示:“有些臨時的公益需求很緊迫,用傳統開發模式很難快速響應,但用云開發一晚上就能上線。”“萬客”隊長光軍則提到:“我們團隊是業余開發者,從0到1寫代碼是比較困難的事情,但用微搭這種低代碼工具,把公益想法落地就簡單很多。”
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部(CDC)總經理、騰訊技術公益平臺負責人陳妍表示:“過去,很多人對公益的印象,還停留在捐款捐物、出錢出力。但實際上,隨著技術的發展,公益的邊界正在不斷拓寬。無論是技術普惠,還是用技術做公益,社會各界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力量,為解決社會痛點問題作出貢獻。”
配圖:陳妍致辭
公益事業是社會的長期命題,更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云開發與微信生態的結合,為公益項目落地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渠道。騰訊作為社會公益的積極踐行者,未來也將持續創新技術,打磨產品能力,發揮科技向善的力量,以數字技術為公益事業提供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