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聚共識匯力量 協同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專題研討會在人民政協報社舉行。來自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盲人協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中國建筑學會、中國肢殘人協會、騰訊集團、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等相關部門的全國政協委員、專家、企業代表、媒體代表齊聚一堂,深入探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頒布至今取得的積極成果及未來建設的重點方向。
近年來,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尤其是去年9月1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施行之后,我國開啟了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治化的新征程。此次研討會上,多位委員、專家和企業代表分享了信息無障礙、無障礙設施、社會無障礙認知等方面的建設成就。
針對信息無障礙,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對于信息無障礙實施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信部相繼出臺了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工作方案及30多項信息無障礙標準,同時產品服務由淺到深,近兩年開展了關于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的專項行動,2577家的網站和手機APP完成了改造工作。中國盲人協會副主席、中國盲文圖書館副館長何川提及,在推動信息無障礙系列行標、團標、國標落地之外,結合視障群體對信息無障礙需求和應用情況,中國盲人協會、中國盲文圖書館也培訓了一批具有IT行業工作能力的信息無障礙測評員,他們在適老化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騰訊-中國殘聯公益組織聯合創新實驗室負責人李航則分享了騰訊的信息無障礙實踐。作為最早開展信息無障礙的科技公司之一,騰訊的核心產品均已完成無障礙優化,40多項產品和功能服務障礙群體,應用了60多項無障礙專利,部分專利已經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今年上半年還將上線騰訊視頻“無障礙劇場”專區,分批次上線600余部熱門經典影視作品的無障礙版本;同時升級“騰訊AI編程第一課”無障礙版,計劃向全國百余所盲校推廣,助力視障青少年數字素養發展。
無障礙設施上的重點難點問題也正逐步解決。中國肢殘人協會副主席、北京脊髓損傷者希望之家負責人唐占鑫指出,曾經北京西直門地鐵站的無障礙化是典型的大難題,4號線40多節臺階缺乏無障礙通道,現在也有了替代性解決方案。中國建筑學會無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中建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薛峰則分享了門頭溝沿河口村改造項目,通過各種適老化無障礙細節設計,讓殘障朋友坐輪椅也能通行無阻,讓老年人安全行走。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雖然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向往相比,仍然存在覆蓋不夠全面、建設不夠系統等諸多問題。面向未來,應該在哪些方面重點協同,進一步提升無障礙建設的效率和質量?與會人員從實踐經驗出發,在工作機制、前沿技術、社會共識等多方面展開深入探討。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框架式的法律,需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機制推進。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維權部副主任張東旺建議堅持問題導向,緊密結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的新規定、新舉措和新制度,推進修訂地方性法規,細化法律實施細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盲人協會主席李慶忠認為,信息無障礙建設的落實,核心問題是建立監管評測和認證制度。應盡快建立白名單制度,將評測認證的結果與文明城市的評比關聯起來,以起到相應的激勵作用。
技術進步也正成為助力無障礙事業建設的強勁動能。李航認為,數字技術對構建高質量的無障礙環境正產生深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讓盲者能看、聾者能聽能講,比如聾人快遞員、聾人網約車司機、呼叫中心殘疾人客服、短視頻平臺帶貨主播、才藝主播等新職業。生成式AI等新技術浪潮也在降低一些職業的門檻,如編程、設計等,給殘疾人帶來新的職業發展機會。適時把握技術變革,有利于促進殘疾人的就業平等。
無障礙建設事業的持續推進,需要全社會參與無障礙建設意識進一步提升。對于未來的無障礙環境建設,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副主席王向前認為,不能僅依靠法律的強制作用,更要依靠無障礙價值觀所帶來的信仰力量,以及由此產生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把培育無障礙價值觀作為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龍墨也表示,立法落地要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一點點地提升和進步。每個人都應該做無障礙宣傳員,推動社會無障礙理念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