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報·今日郴州客戶端全媒體記者 葉龍斌 周慧 何安航/文 曹高林/圖、視頻
5月16日,最新一批由湖南農夫機電有限公司生產的帶空調駕駛室的履帶拖拉機正在郴州高新區裝車,這批履帶拖拉機將從深圳口岸出口馬來西亞。
“我們公司定位于丘陵山區農機制造,履帶拖拉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4年超過66%。”湖南農夫機電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首元鋒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前4個月所有生產線都是超負荷運轉,僅哥倫比亞的訂單相比往年就翻番了!”郴州產的各式履帶拖拉機正遠銷歐洲、非洲、南亞、美洲等地。
郴州為何會孕育出農夫機電這樣的農機行業“小巨人”?農夫機電又憑借什么占領三分之二的國內市場并風靡海外?
農具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記載,耒是我國最早的農具,翻土硬木叉。《周易?系辭下》記“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制,以教天下。”先秦《世本》也記“神農作耒”。
神農在哪里作耒耜呢?就在郴州。《衡湘傳聞》曰:“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 可以說,郴州就是古代農具的發源地。
時間的年輪快進到現代。從“耒耜”到“牛耕”,再到如今的“鐵馬”,現代農機的身影無處不在。但湖湘多丘陵,雖為“魚米之鄉”,農機裝備卻存在短板。農業機械在北方平原大展身手時,南方丘陵山區還離不開傳統的鎬鋤鐮犁。就拿郴州來說,丘陵山區占耕地面積的70%左右,水田旱地交織,地塊細碎凌亂、高低不平,導致農機下田難、作業難、轉運難,果、茶等特色經濟作物“無機可用、無機好用”。
“丘陵山區農業急需什么、農民急用什么,我們就研發生產什么。”首元鋒介紹,農夫機電二十年來持續開展技術攻關,形成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首創的輕型履帶拖拉機,橡膠材質的履帶相比以往的鋼鐵材質,重量降低了五分之四,相比輪式拖拉機效率提高了20%—30%,且履帶拖拉機接地壓力小,作業時不易深陷泥土中,還能保護水田有肥力的土壤層;丘陵山區地塊小、作業空間狹窄,農夫機電在小型履帶式拖拉機上使用了差速轉向技術,實現了原地轉向;國內首創的液壓無級變速箱,實現了不踩離合器換擋變速,提高了人機安全,最大爬坡角度超過了25度,可以輕松翻山越嶺。
除了水田,農夫機電研發的小型農機也可以勝任多種應用場景——起壟施肥一體機適用于煙葉種植起壟和露天蔬菜作業;低矮機身的大棚王履帶拖拉機適用于果園、蔬菜大棚;遙控多功能田園管理機可以用于茶園、果園灌溉、打藥;電動履帶運輸車可以用于采摘和轉運冰糖橙、臍橙……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在精耕細作上下功夫,進一步把糧食單產和品質提上去。智能化、適用性強的農機,無疑有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現在我們的履帶式拖拉機還搭載了北斗終端和智能操控系統,讓丘陵山區的農民勞作更輕松、更有效率、更有價值。”首元鋒指著生產車間里一排排嶄新锃亮的農機成品告訴記者。
立足郴州、苦練內功,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的農夫機電通過科技創新,填補了丘陵山區適用的農機這一市場空白,制定了“輕型履帶拖拉機通用技術條件”行業標準,逐步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產品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結束采訪時,記者回望農夫機電生產車間,高高懸掛的“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的標語牌,在自動焊接機器人生產線紫色火光的映襯下,格外耀眼。
(葉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