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啟動了新一期環境公益“新”力量培育計劃,希望通過資金、技術、培訓等實際舉措,在新一年繼續征集和激勵一批中小環保公益項目,持續幫助初創環境組織和項目成長,帶動環境公益行業新力量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的數量已經從2006年的2700余家快速發展到當前的8000家以上,但大量初創型環保社會組織面臨著資金、人力、專業性等一系列制約。
“受資源和團隊能力所限,很多新生環保組織局限在本身項目發起地點周邊開展活動,知識體系也基本取決于創始人的個人能力。因此,為了幫助這些新生環保組織的成長,除了資金支持,還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多信息、合作方資源以及專業輔導。”中華環保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3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資助者網絡(CEGA)共同發起了首期環境公益“新”力量培育計劃,希望未來每年選拔和資助、培育10個成立5年以內、有明確目標和發展潛力中小環境公益組織。
經過合規審查、初試、復試,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發起的野生動物們的訓練營、海若海洋發起的平潭小型漁業共管機制探索、興壽鎮廚余堆肥減排固碳行動、“看冰川”公民科學小程序培訓推廣等10個初創環保公益機構首批入選,項目組為各位新力量項目組織了一對一的專家輔導和相關的培訓。
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紅樹林基金會、萬科公益基金會等多個機構也為這些新伙伴提供了崗位實踐機會,讓這些初創機構快速熟悉環保公益項目的全流程,鍛煉了機構和核心骨干的能力。
以專注于區域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的平潭小型漁業共管機制探索項目為例,項目啟動后,海若海洋團隊在“新”力量計劃幫助下,分別與廈門大學和廣州大學專家展開合作,在當地14個小型漁村開展深入調查,形成專題報告,為漁業共管機制探索奠定基礎。
海若海洋項目主理人羅一鳴表示,他參與了“新”力量計劃多個能力建設模塊,與導師的一對一交流,獲益匪淺。他還希望未來有一個學習網絡或社群,可以可持續的開展下去。
據悉,“新”力量計劃實施以來,這些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例如,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護協會發起的野生動物們訓練營,自項目開展以來,已經救助了20多只兔猻、胡兀鷲等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成功并放歸野外13只,待放歸6只。
“我們希望以創新的思維,更好地構建環境公益‘新’力量支持系統,推動中國環境保護事業高質量發展,共育綠色未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姚瑤表示。
據悉,13年來,阿里巴巴公益已在環境領域投入近4億元,充分發揮自身技術資源和平臺優勢,在水資源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節能減碳等多領域支持了300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