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復測,梁體已到達設計位置,轉體成功。”
7月30日0點13分,貴南高鐵引入貴陽樞紐控制性工程——馬大左線葫蘆坡特大橋轉體梁在滬昆鐵路上空與兩端橋體實現精準對接,標志著全線技術難度最高的關鍵節點工程順利完成,這是國內首例大跨度、大噸位高空墩頂曲線梁轉體施工的鐵路橋。
葫蘆坡特大橋位于貴陽龍洞堡機場航線下方山谷內,同時上跨滬昆鐵路營業線,全長約1048米,共有墩臺22個,平均墩高19米以上,因地勢狹小且地形高低落差大,現場施工環境復雜。為有效保障工期和安全質量,大橋采用“先建后轉”方式。轉體前,橋梁平行于滬昆鐵路小碧特大橋一側而建,梁體邊緣距鐵路邊緣14.1米。
為減少對營業線影響,滬昆鐵路客運專線貴州有限公司協同中鐵八局嚴格編制專項方案,施工時采用20米短臂塔吊縮小作業半徑,同時,橋面配備水平運載車完成現場材料堆碼、運輸,加強對現場施工關鍵工序、數據及鄰近鐵路線大型機械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最大程度降低對既有線及周邊環境影響。
“行業中常見的橋梁轉體系統多設在橋墩下部,由橋墩帶動梁體同步轉,葫蘆坡特大橋因所處位置特殊,且梁面跨度較大,因此轉體系統設在橋墩上部墩帽處,只有梁體轉動。”據該項目技術負責人吳海波介紹,此次轉體的8號墩墩高42.5米,轉體梁長142米,幅寬8.5米,重達8350噸,曲線半徑達1600米。
正式轉體前,項目技術團隊分工序進行技術交底、提前對轉體梁進行平衡稱重、配重試驗,測定結構平衡情況,并在轉體施工前進行試轉,檢查其牽引系統的性能、整體平衡狀況,以及測試摩擦系數、最大啟動力數值等,為正式轉體做準備。
在轉體過程中如何監測大橋數據,吳海波解釋到“項目引用智能化可視監控系統,可實時掌握轉體參數信息,監測風速、風向、轉動速度和梁體空間姿態等關鍵信息。”通過“全程可視化、控制智能化”提前分析預警,將不規則“積木”拼接誤差控制在毫米級。
“大橋開始轉動”7月29日23時35分,隨著現場總指揮的一聲令下,2臺千斤頂連續牽引重達8350噸的混凝土箱梁以每分鐘1度的速度逆時針緩緩轉動,38分鐘后長達142米T型鋼構完成27.4度轉體,與橋體精確銜接、順利落位。
作為貴南高鐵正線的重要組成部分,貴南高鐵引入貴陽樞紐分為雙龍聯絡線和貴安聯絡線兩部分,也是貴安新區和雙龍新區重要的物流連接線、經濟發展線。葫蘆坡特大橋的成功轉體,標志著貴南高鐵引入貴陽樞紐雙龍段最后一個重難點工程成功攻克,架梁通道基本打通,作為貴陽市域環線鐵路與貴南高鐵正線重要連接樞紐,這將進一步提升貴州省構建現代化鐵路客運網能力。(王靜煊 李志峰 林紅玲|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