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向東約30公里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展露芳容。這一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8月30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首片“京帆”屋蓋完成安裝“雙節點”。
8月30日,施工人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采用“站城融合”設計理念,也被稱為“地下樞紐地上城”。其交通功能置于地下,有效緩解大型交通樞紐對區域地面交通、城市發展的擾動影響;地上則是“城市會客廳”,將開發130余萬平方米的辦公、商業空間和酒店、住宅。
記者步入車站了解到,其地下建筑面積約128萬平方米,相當于5個國家體育場“鳥巢”大小。目前,三層地下結構基本建成,城際車站進站廳和公共空間、城際車站候車廳和出站大廳、城際車站站臺和軌道層等功能劃分一目了然。
8月30日,施工人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城市陽光被引入地下,為車站平添“鬧市中的愜意”。未來,這里將集成2條城際鐵路、1條國鐵干線、5條城市軌道交通、1條市郊鐵路和15條公交接駁線,可高效實現站內換乘,車站日單向客流量將達到50萬人次。
“建設者們晝夜施工、攻堅克難,自開工以來歷時4年8個月,終于實現副中心站主體結構封頂關鍵節點。”北京京投交通樞紐投資有限公司建設管理部部長徐文武說,目前工程全面轉入地下機電設備安裝和裝修施工新階段。
8月30日,施工人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記者走出車站看到,寓意在大運河畔揚帆起航的“京帆”屋蓋巍然屹立。目前,鋼結構長77米、寬68米、重約1500噸的首片“京帆”屋蓋安裝完成,也為后續“京帆”建設“打了樣”。
北京城建集團副中心站樞紐項目部經理南貴仁介紹,“京帆”采用“雙層共構”設計,上層為“帆面”、下層為“采光泡泡”。該設計不僅增強了屋蓋的保溫隔熱性、穩定耐久性,還融入綠色節能建造技術,每年可減少約3200臺家用空調的夏季制冷量。
徐文武介紹,目前,建設者正沖刺副中心站年底主體基本完工目標,車站將于2025年底具備投運條件。屆時,從副中心站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到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和河北唐山站、1小時到達河北雄安新區和天津濱海新區。
8月30日,施工人員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現場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樞紐工程現場,首片“京帆”屋蓋已施工完成。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首片“京帆”屋蓋安裝施工的收尾工作。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首片“京帆”屋蓋安裝施工的收尾工作。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京帆”屋蓋下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進行內部設備安裝和裝修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8月30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在進行內部設備安裝和裝修施工。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