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he opening time for the site of Zunyi Conference?”
“Which bus doesn’t pass through the site?”
……
在遵義市第一中學高一年級的課堂上,英語教師劉娜娜讓學生仔細觀看遵義會議會址講解小視頻,隨后針對視頻內容進行現場提問,學生們紛紛舉手,以流暢的英語回答著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課程以任務型教學貫穿,巧用故事、視頻和圖片帶動學生學習熱情,以學生練習和討論為主,教師給予適當點評解說,強調要點為輔,使整堂課內容豐富、節奏緊湊、氛圍輕松,學生收獲頗豐。
翻轉課堂、分組討論、情景劇配音……老師變著“花樣”上英語課,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英語老師劉娜娜看來,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紅色故事內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綜合分析能力,還能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遵義紅色文化。
“今天這節英語課,老師帶著我們用英語這樣一種更加國際化、多元化的語言來了解遵義會議的背景、故事以及代表人物,給我們營造了一種沉浸式的課堂體驗。作為中國的Generation?Z(‘Z世代’指95-09年出生的一代)和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更應該有這個能力和義務,更加自信地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去實現中國的偉大夢想,讓中華文化永浴朝陽。”遵義市第一中學高一(18)班學生張鈞華激動地說道。
“除了情景劇配音,讓我感受最深刻的環節就是對紅色文化故事的排列,同學們按小組分工合作,把正確的故事發生順序排列出來,這種模式不僅能增強我們的團結協作能力,也能讓我們在游戲過程中,收獲到更多深刻的知識,同時感受到課堂的樂趣。”遵義市第一中學高一(18)班學生魏秋胤說。
劉娜娜介紹,“課堂上,我把紅色讀本上遵義會議會址的故事簡化,打亂順序分成8個段落,讓學生找出正確的順序還原故事情節。同時去遵義會議會址錄了一個小視頻,在視頻里做了一些線索“埋伏”,學生根據視頻在問答環節找到線索,這也增強了這堂課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最后的配音活動也是讓學生張嘴說英語,課堂有了視頻以及活動的加持,肯定比平時傳統的課堂更有趣,通過學生的反應我覺得他們收獲了很多。”她表示,紅色鑄魂是遵義市第一中學的辦學特色,作為英語老師,她有責任教育學生銘記革命歷史,賡續光榮傳統,傳承紅色文化。
為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遵義市第一中學將遵義紅色故事融入學科課堂,開展紅色文化的感知、體驗、感悟、傳承等課堂活動,采用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深刻挖掘、整合“紅色故事”所蘊含的教育主題,讓紅色文化成為課堂“活教材”。
紅色文化為課堂教學提供了鮮活教材,課堂教學為紅色文化提供了傳承路徑,二者相得益彰,互為補充。遵義市第一中學利用以紅色故事為主要內容的“紅色課堂”,讓黨史學習進課堂、進教材,促使黨史學習教育提質增色,增強紅色文化育人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和影響力,指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國日報貴州記者站)